“我在某平臺和樸樸都買過螃蟹,前者到了之后全都死了,在樸樸買的螃蟹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到得很快,也很鮮活,覺得性價比很高。”家住廣州天河區的李女士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分享了自己的線上買菜體驗。
在這次廣州疫情中,不少消費者給樸樸超市“點贊”。據南方+發布的《疫情之下,你是如何買菜的?》調查問卷,樸樸位居“最常用社區電商平臺”第二名,僅次于美團買菜。
在疫情反復致市場低迷、生鮮賽道不斷有玩家掉隊的當下,樸樸超市的發展尤其令人矚目。樸樸超市采取了怎樣的商業模式,為何能成為行業中的一匹黑馬?這些策略又能否長久?
SKU+性價比+半小時達=樸樸商業密碼
“樸樸30分鐘快送超市提醒您。”對于穿梭于廣州地鐵的人們,相信對這個報站提示聲音不陌生。正如廣告語所說的,30分鐘快送、品類豐富是樸樸超市的兩大特色。自2016年在福州創辦并成立第一家門倉,樸樸如今席卷深圳、廣州市場,崛起之快速令人咋舌。此輪廣州疫情中,它也顯示出了企業擔當,派出騎手車隊進入疫區支援,再次“圈了一波粉”。
樸樸運營的獨特之處在哪里?記者體驗對比多家即時零售平臺后發現,不同于叮咚買菜以生鮮蔬菜為主,樸樸售賣商品還囊括日用品、藥物等,更偏向全品類運營。據了解,其SKU(最小貨存單位)超過5000種。這一運營模式令客單價、整體綜合毛利率均相對更高。從公開數據看,叮咚買菜的客單價大概在40多元,而樸樸自身客單價則在80元左右。
性價比也是不少用戶選擇該平臺的原因。有消費者表示,樸樸超市的價格相對較低,同時還經常提供折扣券或特價優惠。針對新人的優惠力度則更大,除多張“新用戶專享券”外,還可以0.01元換購商品。
“30分鐘送達”則是樸樸打出的金字招牌。問卷調查及采訪顯示,對于產品的運送時間始終是影響用戶線上買菜平臺選擇的主要因素。樸樸的“忠實粉絲”林女士表示,送貨速度快是自己選擇該平臺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有用戶反饋“10:22下的單,10:35就打電話到樓下了”。這與其前置倉到家的模式密不可分。樸樸的前置倉通常選在小區附近,覆蓋周邊1.5公里的配送范圍。據了解,樸樸還會根據注冊用戶數來決定不同選址的開倉時間,注冊用戶越多的社區越早開倉。業內人士指出,此舉一方面能優化選址,開倉后能夠較快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老用戶主動推薦和口碑宣傳,帶入更多的新用戶流量。
疫情防控期間,時效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樸樸的自建配送團隊保障了配送速度和滿意度。此外,其協助扔垃圾下樓等個性服務也受到不少用戶稱贊,同樣有助于其良好口碑的營造。
“大手筆”拉新能否持續?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樸樸超市快速崛起的關鍵,還是在于其采取的大力拉新策略。
“叮咚買菜已經上市,美團買菜也是美團千億市值下面的業務,為什么很多人對它們的感知卻不如樸樸?”該人士指出,主要原因在于樸樸花費了極高的成本用于拉新促活。除了將廣告廣泛投放地鐵電梯、公交站臺、寫字樓公屏外,它還在社區地推方面花大力氣,通過走進各大社區、提供大力度的新人優惠吸引居民注冊。這些策略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知名度、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的確可以快速提升用戶數量。不少消費者均表示,自己正是因“熱情的”地推開始使用樸樸。
然而隱患同樣存在,高額的拉新成本對樸樸超市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業內人士表示,這種“互聯網燒錢”模式,往往都是通過高成本的付出,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待其做到行業巨頭,再通過收割用戶把之前“燒”的錢賺回來。短期看來收益頗豐,但長期存在諸多挑戰與困難。
數據顯示,樸樸超市7月份日均訂單為110萬單左右,叮咚買菜則為100萬單左右,兩者等級相近。然而,即使能通過價格戰“熬”走叮咚,樸樸也難以敵過市值差距甚遠的美團買菜。此外,樸樸超市雖在華南區域占優勢,卻仍未開拓華東及其余市場,要想“獨占鰲頭”,前置倉的添置也是筆不小的投入。而這往往也是整個生鮮零售的痛處——盈利模式仍在摸索、成本卻難以預估。曾經風光一時的“前置倉第一人”每日優鮮,正是由于“燒錢”過度至難以融資,才不得已面臨解散的結局。
隨著生鮮賽道的逐漸擁擠,不同玩家也呈現出日益分化的狀態。業內人士指出,生鮮企業的發展路徑有多種,可以像叮咚買菜這樣通過上市來融資;也可以通過大企業收購的方式得到資金保障。當然,或許像樸樸此類生鮮電商更希望做的,是找到適合自身的盈利模式,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葉綺涵
南方日報記者黃曉韻